从“卖东西”转向“卖体验”!洛阳商圈变身市民“会客厅”

来源:      时间:2025-04-15

【字体:      

在热闹的市集里挑选精致的手工制品、随意坐下听一场野生演唱会、抑或沉浸式体验一场置身其中的话剧……这样的体验不在别处,在洛阳商业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即可感受到。


今年以来,洛阳各商业综合体、特色商圈引入各类主题展览、非遗表演、剧场等文化活动及业态,增加实体商业的体验性和可逛性,聚集人气同时提升文化内涵,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打卡的好去处。

GetAttachment - 2025-04-14T200458.753.jpg

打造文化社交场


“喝着咖啡,聆听野生音乐会,这种感觉既City又松弛。”14日,在洛阳市西工区中州万达,春日之约音乐会吸引了很多人关注。市民周玉婷带着孩子在购物之余享受野生音乐会,她认为一举两得。


上个周末,在位于洛龙区的正大广场,市民张燕感叹商业越来越有体验感。“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有文艺范儿,实体商业不仅能满足购物需求,更像个艺术空间。”她说。


洛报融媒记者走访了解到,洛阳不少商业空间引入咖啡、花艺、二次元、画展、剧场等文艺类活动,吸引年轻消费者游玩打卡。尤其一些商业综合体定期举办的二次元市集与周边二次元店铺相呼应,将整个区域二次元氛围感拉满,打造文化社交场。


随着“商圈+文化”融入,去年以来,洛阳各实体商业空间以出圈、吸睛、破次元的全新面貌亮相。据统计,洛阳去年组织举办特色主题促消费活动200多场,累计参与企业5万余家,拉动消费超300亿元,通过探索“融合化”路径,撬动消费新动能。

GetAttachment - 2025-04-14T200454.444.jpg

从“卖东西”转向“卖体验”


当下,拥有历史传统、文化艺术的实体商业成为商业亮点。


走进位于涧西区建设路与嵩山路交叉口东100米处的东方文创园,在保存原有工业厂房的基础上,被打造成LOFT工业风格,突出了工业文化特色。园区内汇集文化创意、创新创业、文化广场、运动中心、主题酒店、餐饮休闲、配套服务等七个功能区,成为洛阳网红打卡地之一。


走进园区,一家网红酒馆吸引了记者目光。除常见吧台、酒柜,还配备有音箱、架子鼓等音乐设备,墙壁上密密麻麻贴满了顾客留下的便利贴和小纸条。“晚上是酒馆最热闹的时候,店内顾客90%都是书粉。”店长介绍,围绕《天空的城》所开设的酒馆、咖啡店等,全国不止洛阳一家,多店同开引发顾客的“收集”心理,吸引不少外地书粉拖着行李箱前来打卡。


无独有偶。位于建设路50号的洛铜1954文创园,怀旧风和工厂风相得益彰,随着持续更新改造,老厂房变身运动公园、机修车间成为花市……园区占地80亩、室内约3万平方米,业态涵盖体育健身、花卉园林、酒吧休闲、民宿酒店、文创餐饮等,工业风与文化味融合成为园区的主调,令人流连忘返。


去年以来,洛阳加快推进商业提档升级,打造了一批集特色餐饮、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生活购物等于一体的更高品质、更有调性的文商旅商业空间,让商圈从“卖东西”向“卖体验”转型。


文商旅新业态引领消费新时尚


“商圈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更高品质、更有调性将成为拉动消费动力的新引擎。”洛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商圈建设需要紧跟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打出转型“组合拳”。


近年,洛阳坚持文商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特色商业街区,从西工小街引进一批网红小店,打造消费场景焕发新活力,到老城十字街汉服店翻倍,点燃“汉服热”、掀起消费潮,特色商业街区正转型成为城市文化会客厅、青年社交新据点、文商旅消费试验场,这超越了简单的业态更替,升华为一座城市的商业版图重塑,也给商家带来了更多的客流量和利润。


据悉,今年,洛阳将组织开展融合商贸文旅体等多消费领域促消费活动200场,不断丰富市场供给,助力消费升级;后续将以潮流文化引领消费潮流,打造一批有效引流、能拉动消费的文商旅特色商业空间,助力实现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转型。